全国免费电话:0598-8812349
在2016年12月第二届广东省养老服务高峰论坛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的老龄服务逻辑、体系和盈利模式主题演讲,结合了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培育养老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精辟地分析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形式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指出了通过社区整合各种养老资源为居家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是三种养老形式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老龄服务认知
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对接错位造成。从市场需求侧来看,现阶段老年人的需求结构十分复杂,低端需求虽低效但富于刚性,中端需求是典型的有效需求,高端需求有效但弹性较大。而从市场供给侧来看,还比较混乱,缺乏整体规划,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党俊武认为,之所以老年消费市场会出现这种情况,跟正规军没有成长起来有关系。整个市场现在主要被“地下力量”、非正规军给占领了。这些非正规军对老年人需求更敏感、更贴近,反应更迅速。但是它唯利是图,在市场监管不够的情况下侵害了老年人利益。所以,老年消费市场既需要规范整顿,更需要明确概念。
同时,党俊武指出,现在老龄产业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有些部门、有些企业认为,老龄产业不赚钱,所以没有积极性去做。其实总体上,从财富的拥有状况看,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群是财富拥有量最高的群体。去年我国的总储蓄额达到50多万亿元,其中个人家庭储蓄这一块,四五十岁以上的群体占到一半以上。老龄用品、老龄服务、老龄金融等领域,不包括房地产,实际消费潜力已经占到GDP的1/12。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提高到1/5。2050年,老龄化达到高峰时期,这个比例会达到1/3。所以说,老龄产业是未来体量最大的新经济,现在全社会对这一点的认识远远不够。事实上,所有的行业都跟老龄产业有关系,所有行业都应该考虑老龄社会到来的时候,自己在老龄产业上有哪些发展机遇。
当有更多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人才进入到老龄产业的时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自然就会更丰富、更优质,更能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需求。
老龄服务体系
从长远看,要规范老年消费市场,就需制定老龄产业专项的中长期规划,比如做到2030年,要引导投资,明确鼓励政策。中国的老年市场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要做好这个产业,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想办法,明确开发领域,做好中高端老年科技的联合攻关、老龄产业科技园建设等。这个工作做好了,不光有利于正规军起来,也会使中国潜力巨大的老龄产业能够变现。
自我服务和家庭服务是基础。也就是传统上讲的家庭养老,这是未来居家养老的基础。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是2亿多,未来高峰的时候大约是5亿,未来几十年是10亿的流量。从一个国家来讲,怎样去应对这么巨大的老龄化挑战,就是要发挥个人和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社区养老服务为辅助。社区的居家服务机构提供便利化、专业化的服务,再加上日间照料中心,构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
院舍型的机构服作为支撑。从长久来讲,养老机构一定是支撑。前不久,全国老龄办发布了一个数据,现在的失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4000万,高峰的时候会达到1亿左右,预计未来几十年,失能老年人口的流量达到1.8亿左右,这么大的群体数量如果都由家庭负担不太现实,尤其是完全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照顾服务,所以养老机构服务会成为有力支撑。
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长期照护制度,一要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长期照护制度,在各地实践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国家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要积极动员、引进和鼓励家庭和个人参加长期照护保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推动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服务体系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的衔接。三是强化养老服务业升级转型,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统筹推进照护制度体系建设,带动养老服务产业良性健康发展。要发挥市场配置老年人服务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如果老年人服务的市场经充分竞争,优胜劣汰,服务的质量就会提高,服务价格因为竞争也会降下来。
老龄服务的盈利模式
党俊武建议,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解决服务费用的制度性来源问题、老龄服务用地问题、服务人才职业发展体系问题、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扶持问题和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搭建问题。企业要做的事情,是坚定市场主导开发老龄产业的信念和信心,明确定位和发展战略,探索运营战略,重中之重是探索盈利结构和盈利模式。
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其中关键一环,机构养老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但是,通过统计数据与实地调研,尚未发现很好的机构养老运营模式,收费低的无法弥补房屋成本,收费高的服务成本很高,且人口支付能力较弱,高端养老院的入住率尚待考证。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中民营占比不到三分之一,且仅有9%的民营养老院实现了盈利。根据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截至2013年底,公办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2%,民营养老机构仅占28%。公办养老机构基本为非营利性机构,在土地、房屋、床位等方面享受政府补贴。营利性民营养老机构中,40%的企业亏损、51%基本持平,仅有9%的实现了盈利,而这9%盈利的养老机构中,净利率大于5%的仅占22%。因此,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盈利能力较弱,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居家养老是当前最好的养老模式。一是居家养老无需设立专门的养老场所,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和运营中心租金,运营模式较轻。二是我国目前养老格局为9073即90%的老人为居家养老、7%的老人为社区养老、3%的老人为机构养老,因此居家养老的需求及潜在市场较大。按照年费用1万元,假设60岁以上老年人中10%有居家养老需求,则目前中国居家养老潜在市场容量达2100亿元,需求较大。三是居家养老的可复制性极强,由于是轻资产模式,扩张的过程中只需要招聘运营中心的维护人员、医务人员(通常是退休的老医生)及家政服务人员即可,扩张速度快,可复制性强。这种轻资产、需求大、可复制性强的居家养老模式,既适应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又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党俊武强调,从需求来讲,养老服务具有多层次、综合性、融合性。从供给端考量,也是一个融合式的发展,这是未来老龄服务盈利模式的方向。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